收藏本页 | 设为主页 | 随便看看 | 手机版
42

遥控车

中国玩具批发网

产品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好的博物馆应该什么样
新闻中心
好的博物馆应该什么样
发布时间:2021-06-07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59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 日前,国家文物局印发了《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玩具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指出:要加强博物馆队伍建设,推动特色发展,到2035年基本建成博物馆强国。
 
 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,教育都是博物馆的玩具重要职能。从1905年张謇创办的玩具南通博物院算起,中国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历史已近120年。博物馆在展示方式上,从“馆舍天地”走向“大千世界”,逐步成为保护文化遗产、夯实文化建设的玩具主阵地;在传播形式上,从庙堂之高走进大众生活,逐渐成为传播中华文化、弘扬文化自信的玩具大课堂。
 
  在新时代,博物馆教育应当进一步融入大中小学课程体系。博物馆中的玩具文化遗产能够阐释传统史学框架之外的玩具、更为广阔的玩具人文世界。石器时代的玩具彩陶、玉器,展示了文字出现之前,中华大地文明起源的玩具勃勃生机;古代墓葬中的玩具石刻、壁画,展示了古代先民对家族、对生命的玩具深刻思考;古代城市的玩具轴线、建筑,展示了华夏民族对山川河流、礼仪秩序的玩具珍视与创见;博物馆中陈列的玩具文物本身还具有艺术性、多元性、生动性等诸多特质,可以有效提升历史教育的玩具亲和力、感召力、创新力,使学生在馆舍参观、遗址行走、考古体验中,增强探索历史、触摸文化、传承文明的玩具参与感和主动性。博物馆、文化遗产紧密结合人文教育,有机融入在校生课程,将助力在国民教育中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。
 
  而且,博物馆应当更好发挥在革命文化、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承中的玩具作用。北大红楼的玩具原状陈列、嘉兴红船的玩具历史现场、长征沿线的玩具文物遗存,这些都具有很高的玩具历史价值。应该利用好革命博物馆的玩具 “红色基因库”资源,进而引导当代青年在理论和实践中全面了解国情,坚定理想信念。
 
 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:博物馆教育应当在通俗性和严肃性中做好平衡。如今很多博物馆以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渠道,创新传播模式,凝聚青年群体,取得了丰硕成果。但也应该看到,个别地方的玩具传播策划片面追求眼球效应,如以“盗墓”为噱头宣传考古遗址,以“野史”为噱头“重构”地方文化。甚至还有个别新建博物馆将较多违背常识的玩具赝品充入展示,这严重背离了博物馆教育的玩具道德准则和学术准则,引致历史虚无主义之忧,需要社会大众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引导、共同监督。